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看了《江湖再见》同是11度青春剧的它,并没有《老男孩》那么火,并没有挂起那一阵梦想与现实抗争的风。
这是爱情在现实中的诠释,我想,我们好多人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现实问题,能有个喜欢的人不容易,能有个让自己去爱的人不容易,见了父母能同意结婚的不容易,能真正走进结婚殿堂的更不容易,如果以概率来算,那么最后能走入结婚殿堂的概率实在是渺茫,而这最主要的因素的,就是现实,就是物质,就是所谓的“房”。这个“房”不是真正的单纯指的房子,而是中国人精神压力的“房”,年轻人恐惧着“房”,丈母娘看重着“房”,似乎嫁的不是女儿,而是“房”,这种精神上的“房“要比现实的房更为让人压迫,更为让人折磨,多少眷侣因为一个“房”而形同陌路,多少姻缘因为一个“房”而破碎殆尽,多少红线因为一个“房”纠结难缠。
是的,“房”已经是一个男人能力的体现了,这个能力比有车还要难。在中国,你可以买不起房,因为你还小,你刚走入社会,但你家应该,是应该,应该给儿子买房娶媳妇,呵呵,有些可笑。我们工作一个同事,去见老丈母娘了,回来之后看似潇洒,实则无奈,老丈母娘没说嫌弃他,给他说,家太远,不合适。中国是挺大的,但是,一个河北,一个河南,远到哪儿?说远的都扯犊子。就实在一点,到底差什么,就说什么,需要什么就说什么,嫁女儿,是找个可以托付终生,不离不弃,可以依靠的男人,而不是一个房子,人活着住里面叫房子,死了住里面那叫墓地,活着睡的是床,死了睡的就是棺材,是骨灰盒。
我一直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好多人问我来北京的干嘛,压力那么大,还买不起房,我家还穷,但我说我来实现梦想,我一直没说我这梦想是什么,我是想做到了再说。我很幸运,有一个特别的父母,为了供我读书,在中国这种房的情况下,把房子卖了,供我读书,让我读完大学。是的,父母二老辛苦,不容易,我虽然比同龄孩子稍微懂那么一点事,但我也有任性的时候,我就是想闯出来,不为闯出什么名堂,只是为了,让二老,不用纠结的租着房子住,如果说给二老接到身边,那么我承认,我现在没这个能力,但如果说,两年,三年,给老爸老妈在家里买一套房子,我想,应该不成问题。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也是我应该做到的,哪怕我晚结婚两年,如果就是因为我在北京买不起房子,看不好我,觉得我一辈子都没房子住的人,那么,我想我也不会选择她跟我度过余生。很多人都说我是潜力股,这本是个抬举我的意思,但潜力股真的是个中性词,它有可能涨,有可能跌,我不敢保证我一定涨。但我会为之努力。
看了这个《江湖再见》,很普通第一个小故事,就那么十几分钟,但你能体会到,即使你不混,每天的工作,你想买套房,靠自己的能力,每个三年五年,你是付不起首付的。你没有房,你就会愁,愁丈母娘会不会把女儿嫁给你,但你有了房,你就不愁没有丈母娘会把女儿嫁给你,就是这样一个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个人,是来自社会,来自这个大环境。想我这样,还有跟我一样的穷小子,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大城市里,我们都是想同的,我们都要去努力,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那个“老丈母娘”,呵呵,有些夸张,有些玩笑,有些讽刺,但你想结婚,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大部分的“老丈母娘”的要求。
繁华一瞥惊鸿过,车水马龙人独行。偌大城市千万楼,空无一屋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