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精选 > 生活随笔 > 一个陌生的家

一个陌生的家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11-05-18
  • 阅读:539

寂静的夜空,独自享受月光。

每当独处时,常常想起寒来暑往的陈年旧事。想起刚进婆家,只有二十四岁.正值青春年华,插队三年,有了一份可心的工作,又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定了婚期,我踏上了一个陌生的路。那般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记得,我们坐上北去的火车,那是一趟夜车,窗外一片漆黑,列车的颠簸和轰隆声使人无法入睡。坐在窗前两只没有睡意的大眼睛盯着窗外,尽管什么也看不到,还是耐着性子打发一分一秒。

深夜到站了,我和丈夫大包小包提着涌进了候车室,只见人挤的满满的,这是一个中转站,还有下车的人等天明坐长途车。候车室不大空气中弥漫着汗味,臭味。难以忍受这样的环境和卫生。连个座位都没有,不记得我们是如何挨到天明的。

天亮了,第一班车始发点是六点,我们随着大部队涌出候车室,找见开往婆家的长途车,好容易挤上去,找到了座位,安顿好后,车也缓缓出发了。

丈夫家在晋西北一个小县城,交通很不方便,不象现在有了高速,自己开车两个多小时就回去了。那时的路是盘山路,路面坑坑洼洼不好走,一路上的颠簸,几乎肠子都要快颠翻了。

窗外的风景除了山就是悬崖峭壁。那时正值初春。一切绿意全然没有显现,孤苦伶仃的山只有干枯的荒草随风摇曳。没有一点诱人的风光。记得,只感到这边的地理条件有些荒芜,没有导致心灰意冷。也许是因为身边有了中意人,一切都无所为。

到了汽车站,我们下了车,朝着婆家走去。因为是一座小县城,出了站就看到一座雄壮的老城楼,穿过城楼往右一拐就离婆家不远了。大路是水泥铺成的,上了小巷全部是石头铺下的。当我们走着走着,丈夫突然放下手里的提包,朝着一位老人快步走去。只见这个老人精神挺好,只是吐语不真。他见到他的时候呀呀吱语说着什么。恋爱的时候,听丈夫说过,他的父亲因吃天麻过量导致说话不清,也许这就是公公。

他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坐在十字路口的石台上等我们,当公公看见他的儿子的时候,失声大哭.。其实他的心明镜似的,就是言语表达不清。当我走过去的时候,丈夫介绍说这是他的父亲。看见这位慈祥的老人,泪流满面,我的泪水也止不住溢满眼眶。

回到家后,婆婆,堂姐,大嫂早已等候在那里。见到我们回来了,大家激动地都跟着公公哭了起来。我知道他们是高兴的流泪。看到这般情景,我的心情十分的难受,走出家里站在台阶上抹着眼泪,后来堂姐把我叫回去。这时,大家情绪平稳了很多。有的倒水,有的问路上累不累。

婆婆家是一个小四合院,房屋陈旧,婆婆住在正房,虽然显得陈旧,但家收拾的很干净。一进门,两个大扣箱一个碗柜,靠北面有一个长条桌,长面摆满瓶瓶罐罐,擦的发光发亮。一个炕头,层层叠叠的被子干干净净。

夜幕降临了,家里只有我和丈夫,我们住在北房,老家有讲究,新人先要住老人住过的房子,我们的新房婆婆们祝人全都走了,安静的房子突然寂静起来,我的心也感到一丝的孤独。

人陌生,房子陌生,一切都是陌生的。

婆婆有三个儿子,我们排行老三,丈夫比大哥相差十四岁,比二哥相差十一岁。丈夫是婆婆的老生子。

这几天大家帮忙借盘借碗,做饭,准备着一切。其实,婚礼很简单,没有什么仪式,没有鞭炮,没有主持人,没有酒席。那扑素的场面是炕头上摆着一个小方桌,亲朋好友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好象摆了五桌,大嫂家,二嫂家,新家。也许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简朴,也许,这个家多少年来只有婆婆支撑着,没有太多的能力和精力。我也没有怨言,当时就不知道什么怨言,还帮助大家一起做事。

结婚了,很简单,很平常。这就是我结婚的过程和记忆。想起来还不如现在一个孩子过生日隆重,也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起和婆婆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

也许是距离产生美,我和婆婆从来没有闹过意见,儿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我们挤火车,上汽车年年春节回老家和婆婆一起过年。后来有车了工作不忙也能常回去看望她。回去后帮她干活,带着她一起看电影。再到后来,除了去大哥二哥家吃请,那也不去了。

听她讲往事,她还教会我一种打纸牌,我们可是带着赌注呢,就是赢大豆。大部分是她赢,每当胜利了,她高兴的就像孩子一样。在婆婆面前没有一点大城市人的架子,婆婆叫我傻媳妇。从此这个皇冠就落在了我头上。我的贵冠还不少呢?爸爸叫我傻闺女,丈夫叫我傻老婆,儿子叫我傻妈妈。

哈...傻人有傻福哟!

婆婆家的简朴是想象不到的,我结婚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记得当时从老家来信说:“这里是小县城,没有什么好东西,不知该给我买什么好,让丈夫领着我回我家的时候给我买想要的东西。被子只做了两床还是布被子,一件家俱都没有做。不过,恋爱的时候,丈夫说起家境不好,因公公瘫痪十六年之久,当时的工资只有五十多元,他们还要生活,公公还要吃药,冬天烧煤,能想象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拮据。

也许丈夫命好,我和我家里都没有嫌弃过,爸爸还鼓励我说,穷又没根,两个人共同工作慢慢奋斗,总有一天会有好日子过。

这些话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所以,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不计较一些烦琐的家务事,能忍则忍.在婆家从上到下我都和他们相处的很好,三十载的岁月,也把他们似为亲人一样。

这就是一个少女变成了今天的老新娘。我很幸福,不后悔当年选择了丈夫,选择了穷。我们一起艰苦奋斗,一起同甘共苦,到今天有车有房,儿子为我们娶回了好媳妇。我常常想傻人有傻福,知足常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