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精选 > 生活随笔 > 惊鸿一瞥里的雨花石

惊鸿一瞥里的雨花石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11-04-11
  • 阅读:514

甚少看电视,但一些喜欢的歌往往从那惊鸿一瞥中得来,这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个叫爱情的东西,据说也经常是这样不期而遇?

十多年前看到某频道在播刘海波的《再见了最爱的人》,隔几年后在一打印店瞥见杨钰莹在电视上翻唱老歌《永远和你在一道》,最懊恼的是至今还没在网上找到那首找了几年的MTV(因为歌名不晓得),类似席慕容诗歌《戏子》的歌词(绝非齐豫唱的那支《戏子》),我永远记得最后那一句:“今生今世我只是一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一路以来,曾遇上的以为最爱的歌并不曾时时听,可以想象天天听来听去会是什么心理。听歌尚且如此,何况读书阅人?所以有些女人傻乎乎地喜欢扮演怨妇的角色,难过着对方不配合着将爱情进行到底。她们往往忘了,换掉自己头上,果真就一辈子只恋着一首歌一个人一道菜?

谁也不知前路如何,儿时我常常幻想着长大,长大了却很少想象将来。懵懂些,未必不好。

这一次又是惊心动魄地遇上。是的,别误会,是遇上,遇上一首又令我心动的歌。

昨夜开着手提,却翻着一本书,蜷在烤火箱里。电视正重播着星光大道总决选的第一常我一心三用着,还抽空看完了江苏台前几天的《非诚勿扰》视频。但是耳畔突然响起这首歌,就把我的目光给牵引走了。

怎么这样熟悉?趁着两个歌者还没唱完,我迅速记下了其中一段歌词:“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很多当时没记住歌名的老歌就是靠这种方式,让我把他们一一从记忆深处打捞出来。

靠把歌词复制在百度里,就找到这首歌了,原来是一首改编的老歌《雨花石》,确实在前些日子听过,李玉刚与石头在电视上合唱。这次还是石头唱男声,伴唱的女声是湘妹子李雨儿,俩人的高音飙得让人惊讶。这仨人跟星光大道都有渊源。

不得不承认我这个70后的口味偏60后,喜欢抒情的歌多过如今那些时尚的口水歌。打小爱唱歌,但音域不宽,家里没人没钱更没意识把我往音乐上培养,这不影响唱歌听歌成为我的一大爱好。在老歌中度过童年时光,少年满怀的心事借着王杰、谭咏麟那一代巨星的歌声宣读,《雪在烧》的黄莺莺,《痴情不是一种罪过》的潘越云,直至青春岁月里的孟庭苇、陈慧娴……到如今,对新生代的歌手很陌生,也曾努力地去排行榜点击他们的歌听,但是能感动我的歌越来越少了。

孩子对我喜欢的歌往往嗤之以鼻,他喜欢的又都是我不喜欢的,但他两岁时就会唱安妮的情景我至今记得。孩子喜欢唱歌应该是有遗传的,因为某人的歌也是唱得一级棒。所以,我经常得深夜去熟睡的孩子头上摘掉他的耳机。

记得,有段时间迷上了小娟的《我俩永隔一江水》,连某人也央求我,你可不可以换首欢快些的歌埃后来又迷上谭维维的《往日时光》,并试着在KTV催眠,无意中发现师杰一首《温暖时光》,最近博客更是挂了很久罗大佑的老歌《闪亮的日子》——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

多么怀念那样的日子,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

如今我迷上了《雨花石》。终于把博客更新了外链上的《雨花石》MP3,还把童声版的也挂上。我不晓得会在博客挂上多长时间。

至今没细究这首歌的真正含义,唱给谁的?昨夜有评委在问石头,唱时有没有想起父亲?石头老实地说没有。我以为很多歌也许初始是写给特定的谁,但传唱开来,每人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诠释。不管唱的亲情、爱情,还是别的什么,旋律打动了我们,歌词打动了我们,在我眼里就是一首好歌。

对雨花石我一点不陌生,儿时就知道南京有个雨花台。我没有想到多年以后能先后两次去南京短训。第一次去南京是2005年暮春,南京一日游里有雨花台,可谁都知道如今的雨花台早已寻不到当年的雨花石了。但当时我居然埋头试图寻找雨花石,明知无望也在土里寻找,和我一样低头找的还真有好几位。

当然,最终我只能在夫子庙的小摊小贩手里买了十几个看似真其实很难真的雨花石。因为物以稀为贵,一般人只怕难以花钱买到真石头了。

那些雨花石从南京小心翼翼地带回近6年了,至今收藏在一个玻璃花瓶里,我权当它是真的。

在世上有时需要适时地自欺欺人才能过得简单快乐。

资料上介绍说,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砾石层。雨花台砾石层为古长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积物。形成距今约1200万——300万年的地质时代。难怪石头和雨儿他们一直在唱:“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我还在风雨之中为你等候。”

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有谁真的还在风雨之中等候自己心中的雨花石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